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萬億市場,47萬億的移動支付市場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萬億市場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yiliaobang.net)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萬億市場
pos機萬億市場
中國有多少人用移動支付?
如果說香飄飄一年賣出7億杯可繞地球1圈的話,那么使用移動支付的人手拉手就可以繞地球227圈。
如今移動支付遍布大街小巷,在中國的普及程度之高,使得移動支付市場前途一片光明,各路英雄也開始虎視眈眈。
這其中,不乏手機廠商的影子。
01
支付江湖,百家爭鳴
作為國產手機品牌的佼佼者,擁有2.5億用戶的OPPO最近高調宣布全線支持NFC功能。
同時,OPPO將牽手中國銀聯,推出自己的支付系統——“OPPO Pay”,當手機綁定銀行卡后,只需和POS機輕輕一碰,就能即刻實現支付。
也就是說,OPPO也要做移動支付了,毋庸置疑,這對2.5億的OPPO的用戶來說,也能夠使用手機代替公交卡和銀行卡了。
然而此時oppo入局移動支付為時已晚,華為、小米、三星、蘋果等一眾手機廠商卻早已經推出自家“pay”。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已經形成了支付寶、微信作為標桿兩強爭霸,第二梯隊玩家搶食的格局。
但長久以來,即使是只能瓜分一點市場,也絲毫沒有影響手機廠商進軍移動支付的野心。
從2016年開始,各大手機廠商就已經蠢蠢欲動,布局移動支付市場了:
蘋果上線Apple Pay,華為推出了國內首個兼具銀行卡、公交卡功能的手機支付工具“Huawei Pay”,僅相隔一天的時間,小米也推出了“小米支付”。
在品牌手機廠商對移動支付市場垂涎欲滴的同時,它們也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紛紛推出自己的支付業務,想要搶得一杯羹。
總的來說,在打造移動支付這件事情上,手機廠商們可謂是不遺余力、勇往直前。
那么,手機廠商為什么一定要做移動支付呢?
02
日進斗金的品牌廠商
為什么急著做移動支付?
智能手機市場飽和,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支付市場廣闊,潛力巨大。
爭搶流量,當下的支付之戰,是一種戰略價值的爭奪。
成本高,沒錢可燒。
這些“問題”,對手機廠商來說,沒有一個是移動支付解決不了的。
首先,移動支付市場的巨大,足夠吸引眾多手機廠商的進入。
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監測報告》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47.2萬億,環比上升了7.78%。
由此可見,盡管微信、支付寶以及瓜分了大部分“蛋糕”,但對于“后來者”來說,只需要在市場中站穩腳跟,面對的也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其次,經過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智能手機市場已趨向飽和,手機廠商看起來做著“一本萬利”的生意,實際上日子過得并不輕松。
一方面,它要面對巨大的流量壓力。
目前,華為、蘋果、oppo選擇做移動支付,面對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上大量的精準用戶,如何保證用戶增長和用戶粘性,成了手機廠商的首要任務。
但事實上,微信、支付寶已經先天在移動支付領域建立了護城河,入局者想要分得市場,并不簡單。
另一方面,手機廠商不僅收入來源單一,而且一直沒找到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不少廠商都在全面屏、可折疊屏、鉆孔屏以及游戲手機方面加足了馬力,但實際上目前智能手機市場已趨于疲軟,手機系統的優化和硬件的疊加讓用戶更新換代的時間也被拉長。
在手機同質化現象日益嚴重的情況,智能手機本身也需要更多的創新點,才能激起用戶的購買欲。
然而,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讓廠商的成本不斷上升,利潤卻一直下降。
在這樣的背景下,手機廠商被逼“另辟蹊徑”,開始把手伸向越來越廣闊的領域。
03
移動支付,手機廠商的“護城河”
一直以來,一提到移動支付,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掃碼支付。
但被支付寶和微信壟斷已久的移動支付格局,最近發生了松動——支付入口正在遭遇史無前例的激烈爭搶。
尤其是在交通、餐飲等有小額、高頻、剛需特征的領域,這也是眾多支付公司爭相搶奪的市場。
而在這些爭搶者中,最近兩年也出現了不少新玩家,但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有著雄厚背景的“大玩家”。
此前,華為、蘋果等手機廠商,相繼推出了自己的“apple pay”、“Huawei pay”,方便用戶乘坐交通和移動支付。
而這些手機廠商的目的在于,通過手機支付獲取更多的用戶流量,建立企業短期甚至長期的“護城河”。
一方面,目前消費者對手機品牌的“忠心”正在不斷減弱,通過支付功能,很大程度上能夠增加用戶的粘性,從而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擁簇。
另一方面,如今移動支付的的普及,讓相關產業也在不斷增加,手機支付的功能也在日益增加,布局移動支付,雖為時已晚,但也沒有落后。
未來,一部手機走天下的格局已定,現在布局手機支付,也是能夠讓手機廠商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這也昭示著,當下的支付之戰,我們可以看作是手機廠商之間的一種戰略價值的爭奪。
04
好飯不怕晚
如今,移動支付已成為一種支付常態,且已形成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強獨攬,第二梯隊玩家百家爭鳴的局面。
目前國內的手機廠商中,華為、小米對于手機Pay的推廣相對領先,雙方在手機交通卡方面支持卡片超過18張,算上“交通聯合”的互聯互通覆蓋了全國220多個城市。
而OPPO新系列,盡管將NFC作為標配,但在交通卡的支持上僅僅支持深圳通、嶺南通等少量城市卡片,更何況OPPO Pay功能還尚未問世。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覺得OPPO時隔多年再推NFC和錢包已經失去了市場和影響力。
但在超盟君看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這并不意味著oppo湯都喝不到。
作為掌控支付命脈的銀聯,此前幾年力推NFC近場支付,但用戶習慣沒有培養起來,加上產業鏈過長,NFC如今也未能像二維碼一樣普及。
不過近幾年,銀聯聯合銀行、眾多手機廠商等開始反擊,先后推出云閃付、移動支付標準等,NFC支付也開始逐漸占據支付市場。
而未來技術的進步對于支付行業的改變也許是我們所有人都難以想象到的,雖然NFC支付現在格局未定,但可以預見的是,NFC未來有很大的市場。
但無論oppo等手機廠商的移動支付將來受歡迎程度如何,在企業發展的路上,作為支付市場“跨界者”,它們都在不斷地告誡我們:
你永遠不知道顛覆你的是誰,你能做得只有讓自己強大,保持競爭力,才能走的更遠。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萬億市場,47萬億的移動支付市場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萬億市場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